馬自達堅持的“規模不大”是保守還是未卜先知?
馬自達好像一直活在自己的“小時代”里。馬自達中國總裁稻本信秀先生在新聞發布會中強調:馬自達要做一個規模不大,但卻熠熠生輝的品牌”。這句話放在時下這個家家都想開疆擴土的中國車市來說,顯得有些不思進取。對面福特展臺上,福特的全球老大信心滿滿的表示,要在中國建設6個工廠,這種大躍進式的激昂話語,也讓我們對已經漸入慢車道的中國車市感到驚訝。難道我們看到的數據都不是真的?馬自達堅持的“規模不大”是保守還是未卜先知?廣州賽驅貿易brembo剎車改裝部繼續為你講解長安馬自達相關信息。
相反的,長安馬自達銷售分公司執行副總經理藤橋稔在采訪中說中國現在的汽車產銷量已經供大于求。馬自達如果一心求大,在產品線大撒網,則可能會給自身帶來生產和營銷上的心有余而力不足。本來剛借助創馳藍天技術緩慢翻身,如果節奏過快,可能就有“扯到蛋”的危險。
如此看來,馬自達自知品牌既然不敵福特大眾之流,不如保持好自己的姿態和調性,不求人人喜歡,只要喜歡我的人喜歡我就好。這些話,馬自達的桑田也說過類似的。馬自達這么說的,其實我們看它的歷史,差不多也是這么做的。轉子發動機讓馬自達名揚四海,稱霸勒芒,但無奈生不逢時。其后馬自達迎來了很長一段時間的沉寂,終于到了創馳藍天技術的問世,加上在看臉的年代里有了魂動設計,才看到翻身的希望。但從稻本的話里,我們看到了馬自達可能借創馳藍天藍天做到“熠熠生輝”,規模不大難道是為了保證自己的“姿態”和“調性”?
話說回來,這場翻身仗也不大好打。
馬自達的兩個合資公司,長馬的銷量雖然節節攀高,但受制于變速箱產能限制,還不能真正發力;再者,CX-5與同級別車型比起來,外形有余,但配置不足。現在“全新CX-5”即將上市,從外觀到內飾,再到科技配置,增加了不少。大有為日系陣營扳回一局的架勢,未來市場表現如何,我們還得等等看。長馬副總裁周波在本次車展上提出了他醞釀已久的戰略理念:特色精品戰略。內涵很豐富,歸結為一句話,仍然是從馬自達品牌特點和長馬目前的企業生存狀態出發,做精產品,而非做廣產品線。這與母品牌那邊的發展思路可以說是一脈相延。
其實,縱觀長馬這兩年的發展,它很有特點,不同于自主品牌的萎靡不振卻一心沖高;也不同于幾大合資品牌的財大氣粗,一味擴充產品線;也不同于它曾經的難兄難弟鈴木,一直苦于無出頭之日。在連續導入了CX-5和昂克賽拉后,長馬逐漸在車市有了一定的影響力和話語權。前不久能拿下《奔跑吧,兄弟》第二季的合作權益,也側面說明了,長馬有錢了,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如果理解周波對長馬的戰略發展思路,也就不難理解長馬為什么會拼盡全力拿下這個最火的娛樂節目,好鋼要用在刀刃上,做好產品的同時,瞄準機會,借勢一把娛樂營銷,萬一火了呢?
與長馬稍顯高調的市場行為不同,一馬在引入阿特茲之后,依然不見起色。車型本來就屬B級市場的小眾區域,售價上卻死扛。真是“平生不見油水,見了油水,便害油水”啊。馬自達母公司如果在阿特茲的產品和營銷上不做文章,繼續死守自己的“只要喜歡我的人喜歡就好了”的理念,那么這么一款出色的產品很可能因為沒有找對自身的定位和價值區間而被逐漸邊緣化。
另一頭,長馬的崛起也給馬自達母品牌出了難題。按長馬目前的發展趨勢,做大肯定是企業每個人都想的。但做大需要強大的產品譜系做支撐,如果馬自達母品牌真要一心打造自己的”小時代”,二者將來會不會在發展思路上相互有所激蕩?這需要長馬和馬自達兩個品牌不斷的博弈。
其實,不難看出,馬自達母品牌并非是一心要死守自己的“小時代”,參加CTCC,啟用好聲音歌手張瑋等人做品牌代言人,已經露出要做大品牌的心思。只是作為消費者,尤其是對中國消費者來說,你馬自達清高也好,技術上可以傲視同級也好,沒有堅實和廣泛的口碑基礎,做大或者不做大,都很難。因為在風云突變的中國車市,一旦你被對手擠到角落里,消費者將很快忘記你。清高,也只能寫入塵封只供回憶的歷史。
最后,我想談談大家都很關注的一個話題,渦輪增壓好,還是自然吸氣好。為什么提這個問題,還是因為在馬自達的媒體專訪中,有媒體同仁提到了這一點,為什么馬自達沒有繼續渦輪增壓的發展,而堅持做自然吸氣。桑田的回答很有意思,這里拋給大家討論,他說,馬自達之所以堅持研發自然吸氣,一方面是因為馬自達所倡導的“人馬一體”駕駛理念必須以流暢線性的動力作為基礎,保證動力隨叫隨到,而非渦輪增壓突然介入或增大所帶來的駕駛突兀感;對于經濟型價位的車型,渦輪增壓的燃油經濟性和后期保養成本其實并無優勢;馬自達有成熟的渦輪增壓技術,目前渦輪增壓技術已經接近上限,馬自達要在更有挑戰性的領域投入研發。據他表示,創馳藍天技術的二代產品,發動機壓縮比將達到16:1。